11月8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颖刚教授在hbs04红宝石线路院庆系列活动之“双一流”学科建设2023院长论坛做了主旨报告,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在报告中,周颖刚教授介绍了新百年的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形成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邹至庄经济研究院“三位一体”的新发展格局,认为要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并基于“两个大局”的现实背景,从方法论学科、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与交叉学科发展三个角度梳理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建设方向。
一是继续发展方法论学科彰显特色,建设一流。周颖刚教授认为,如何保持厦门大学在计量经济学的优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统计和数据科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发展,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建设也有条件,但是一定要凝练学科特色,包括交叉的根基、应用学科的根基,应用学科必须根植于经济学,这也是厦大为什么原来有辉煌的经济统计,现在照样也必须走这路子,要强调应用。同时,随着人工智能进入由大数据大算力推动的大模型时代,经济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范式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应研究如何完善与优化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方法与机制,提升运用大数据大模型等现代技术手段服务宏观经济治理的能力。
二是积极推动传统优势学科深挖潜力,争创一流。周颖刚教授指出,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建设的方向是“积极推动传统优势学科深挖潜力,争创一流”。在理论经济学方面,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上,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传承弘扬王亚南校长提出的“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研究经济学”的精神,推动研究范式的创新;在应用经济学方面,对于财政、金融等传统优势学科,在计划经济及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不同时代背景下,厦大经济学者倡导的“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成为主流的财政学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从而凝练出具有原创性的新理论。
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与交叉学科加快发展,融入一流。周颖刚教授指出,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包括共建福建省数字经济联盟,设立“数字经济和数据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举办交叉学科相关研讨会和系列讲座、“文本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暑期课程、拟增设数字经济专硕学位等。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周颖刚教授指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目前实行的是以“基础学科拔尖2.0人才培养计划”(包括“王亚南班”和“邹至庄班”)、“国际化试验班”“经济学大类普通班”等三层次的顶层设计,并在各层次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方案来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
最后,周颖刚教授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国际交流才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要增强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提出不仅有中国特色并适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念,提炼出有别于“华盛顿共识”的“北京共识”,才能团结尽可能多的国家对抗西方的经济霸权。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推出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化办学模式。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经济学科建设是各个大学经济学院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周颖刚教授以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建设的实践方案和发展战略为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根据大会发言录音整理)
(撰稿:池嘉欣、陈嘉颖;审核:李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