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我院成功举办“国计与民生:珞珈经济史工作坊”。此次工作坊共有七位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的经济史学者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并特别邀请到了来自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资深学者进行点评。
活动开始,副院长罗知对参加工作坊的师生表示欢迎与感谢,并就国内经济史学科发展现状,阐述了学院经济史学科的愿景规划,更希望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史学科快速发展。
在上午场,牛津大学翟润卓博士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Toward the Great Divergence: Agricultural Growth in the Yangzi Delta, 1393-1953”。他首次构建了1393-1953年长三角农业产出的年度序列,以回答“长三角的农业发展遵循的是渐进还是革命模式?”和“长三角的生活水平何时落后于英国?”的学术命题,并发现中西“大分流”可以提前到17世纪末。刁莉老师认为这个研究视野宏大,但要重视江南农业、副业的结构,并建议借助苏州地方志进一步回归纺织业的历史情境。
香港大学刘正铖博士的报告题为“Meritocracy and Government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Random Assignment inChina’s Imperial Bureaucracy”。他发现清代地方官员铨选的掣签方式具有统计上的随机性,为检验科举考试是否能有效选拔表现更好的官员提供了难得的证据。基于1736-1796年间行政和司法数据的分析表明,科举选拔的州县官在公共产品提供和税收方面表现更好,司法判决质量也更高。何石军老师认为该研究的设计和数据挖掘都很出色,也指出了用清代案件审理时长来代表司法判决质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武汉大学赵士第博士就“钱法中的‘清承明制’:明末钱法变迁与清初因革”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明末货币危机和财政危机的背景下,由于内忧外患,钱法改革并未真正解决钱法危机。之后,清代继承明制,并比明代钱法改革更加有为,钱法与财政的关系的调整为清朝盛世钱法体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张宁老师指出了宋代以来钱法变迁背后的长期背景与关键因素,并建议要对更深层的制度以及技术问题有所注意。
武汉大学何石军老师以“清代票号发展与粮食市场整合:一个量化考察”为题,探讨了票号带来的支付方式创新对交易费用下降和市场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不同府地票号设立时间与1800-1911年府对米价月度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估计表明,票号设立能使其所在地的米价离散度降低约7.24%,“票号分中心”作为资金调剂和汇票清算中心,对票号产生的米价趋同效应起到了约16.00%的调节作用。孔令宇老师肯定了该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并就金融创新对市场整合的影响机制、动荡时期所需要控制的因素等提供了建议。
在下午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孔令宇老师作了题为“How Do Enterprises Selectand Motivate TheirEmployees in a TransitionalEnvironment: the Case ofChinese Modern BankingIndustry”的报告。经济史学家曾认为,由于缺乏监督和错误的契约设计,代理问题在历史背景下几乎没有得到缓解,但该研究表明,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银行不仅了解管理结构中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制定了人事策略,用精细的雇佣合同,有效的监督体系,并建立与银行目标相一致的内部道德体系,旨在削弱机会主义行为。郑成林老师对该研究从内部的角度来理解中国近代银行业发展非常赞赏,同时也对不同行业的薪酬如何比较、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因素如何界定等提出了建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刘紫昂博士分享了题为“量化、制度和认知的确定性:以中国1644-1800年间国家建设与财政二元论为例”的研究。他以前现代时期中国的财政管理为例,考察了政府的量化行为与定量准则是如何在中央与地方的治理与行政关系中创造出行为认知的确定性。通过着眼于近年来经济史领域的国家能力研究和科学史领域中的量化行为研究进展,本文旨在阐述定量准则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并论证行政管理中的量化行为是如何将“可治理对象”变得可见,并以此“可见性”对国家建设过程中不同行政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规范。陈锋老师认为,该报告反映了历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是很好的尝试,并强调了史实与概念的严谨性,建议对“内销”和“外销”的报告系统予以注意。
最后,武汉大学彭凯翔老师以“晚清徽州农工中的性别与身份——以黟县汪氏账簿为核心的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基于来自农家账簿的微观史料,该研究考察了当地农业生产的节律及相应的雇佣活动,并揭示了女性在各种农工的雇佣中都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且男女雇工的工资并无明显差别等突破现有认识的新现象。该研究还表明,租佃和亲友等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对汪氏开展日常雇佣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化和互惠关系在汪氏的经营里是统一的。徐斌老师肯定了该研究将历史学和经济学进行融合的努力,也建议通过田野调查,进一步感受史料背后经济活动的逻辑与发展脉络。
在七位老师的分享下,不同学科参会老师的思想碰撞融合中,与会师生均收获颇丰。至此,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通讯员:孟南;审核:彭凯翔、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