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管院这个人才济济的精英团体中,从来不缺少优秀的人。大家都一样的聪明,一样的用功。纵使是现在,我也并不认为自己谈得上优秀,抑或称得上什么“先进典型”,这并不是谦称,而是自知。但同时我也很高兴,一直以来,我做了所有我想做的事,并且做了就做到我能做的最好。
所以,如果真的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大学四年生活,那应该就是那句广告语:根本停不下来。
而这句简单的话背后是一组可怕的数据:4年里,我报废了2台电脑,2辆电瓶车,多双运动鞋,N个书包……记录最高时,我的书包里有8本用来提醒我不同事情的本子,我的日程表可以从我白天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排到深夜闭上眼睛的那一刻。
而所有的这一切,我能够问心无愧地说:这一切,源于热爱。
我一直相信,最真切的热爱总会让你以永远不知疲惫的力量去奔波、去探索、去追求,进而能够以更大的驱动力去继续热爱一切你所热爱的事物。
热爱学生工作,我从初中以来就是大大小小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大学以来更是有幸成为年级学生会4年的核心骨干。在其位,谋其职,做好每一件我经手的大事、小事,因为它们能给别人创造价值,能给我带来满足。
热爱视频创作,从迎新、金秋到学院宣传、企业宣传视频,每一个短短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背后都要付出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时间,都是我在经管院排满的课程表中见缝插针,熬了一个又一个夜,精确到毫秒的雕琢。最忙的时候,我需要忍受接连几天甚至几星期凌晨4点入睡,7点起床上早课的精神、身体双重苦痛,但是当一次又一次渲染过后的demo转换成称心如意的成品,内心的那种愉悦和满足总能让我忘掉所有的疲劳和辛苦。终于,在2016年,我与朋友有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小小的视频工作室。
热爱经济学,我可以花上整个寒暑假什么都不做,就光泡在图书读书、看论文、做笔记,那些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却也很满足。在一次文献阅读中我萌发课题想法,一股劲就花了半年时间整理数万余条新闻数据,运用R搭建语料库和情绪计算程序,完成两篇学术论文成果,其中一篇合作完成的论文已被《经济评论》录用;还与学院老师一同深入研究,撰写“宏观政策与住房市场”相关专题的学术专著。尽管在学术上,我并不是一个走得很快的人,一直到现在,也只能算“门都还没入”,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在花费很多时间梳理经典文献综述抑或推导出模型架构后,那种豁然开朗的兴奋与激动。
热爱金融专业,无论是哪一堂专业课我都永远坐在第一排,听并记住老师上课说过的每一句话。甚至有时候我也嘲笑自己:怎么笔记做得满满当当跟高三没啥两样。但是,每次上课还是停不下笔来,所有知识点对我而言都太有吸引力了。一直不是很会考试的人,所以选择不做一个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人。不以考试为目的,认认真真地去钻研我所不懂的专业知识,并努力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习、竞赛的实践中,很幸运地获得了第五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案例大赛冠军、第十二届“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十强、“挑战杯”等竞赛成绩。终而,很侥幸,4年里我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承包了专业全部的甲等奖学金,并最终以专业综排第一、裸绩第二的排名保研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专硕。
热爱学校,在我大四这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朋友一拍即合,联合经管院优秀青年校友,克服重重困难一起创办了属于武大人的武大投行与基金协会(WIFA),并真切地希望通过这个协会的传承,让学弟学妹少走一些我们走过的弯路,让武大人优秀的情怀和精神聚起来,传下去。
……
我的热爱还有很多,我热爱武大春天的樱花,秋天的落叶,热爱珞珈山上的树,热爱樱花大道上的风,还有种种那些说不清道不明、不自觉的热爱。虽然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那么值得一提,每一次的折腾背后都有无数的辛酸,但是这一切无一例外地、完完整整地让我大学四年过得“值得”。不是学霸就一定要以考试为目的的追求绩点;不是社团达人就一定不能致力于学习本业;不是学术科研就只能是刻板的表面工作……我深知自己并不一定是“成功典型”,但是我感恩我的“非典型”铸造了我强大的内心世界以及我无与伦比的热爱。
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不在武大,我还能够为了热爱去做那么多我想做的事吗?我的答案是:不能。从我迈入武大的第一步,我的未来就注定要有它深深的、无可取代的烙印。珞珈山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它让我们远离了很多喧嚣,很多诱惑;它让我们能够坐下来,钻进去,做所有梦想的、热爱的、追求的事。我们也会经历迷茫,经历彷徨,经历忧虑,但是纵然纷纷扰扰,你我归来仍旧是珞珈一少年。
现在,我对未来有了更多、更宏伟的规划,我想带着我的全部热爱和武大给我的所有踏实的、积极的、乐观的品质,迈向更大的舞台。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像于刚校友那样给校长发短信:我是于刚,刚刚出售了一号店的股份,想向母校捐赠200万美元。当然,也有可能,未来的我只是默默无闻地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耕耘,过最普通不过的日子。纵使如此,我依旧可以与我的热爱,让我所有的存在变得“值得”。
(作者:何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