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党委公布了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的评选结果,我院金融系主任彭红枫教授喜获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荣誉称号。
据悉,经过学校各个单位认真推荐、评选委员会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评选、报请学校党委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将表彰人选并网上公示。最后,学校党委决定授予彭红枫等19名教职工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荣誉称号。(通讯员:罗睿,曾丹)
附: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彭红枫老师事迹材料
彭红枫,男,江西奉新县人,1976年5月出生,hbs04红宝石线路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金融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金融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珞珈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民币国际化、金融衍生工具、金融产品设计及风险管理。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一、热爱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
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认真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和引路人的责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坚持金融案例的本土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自2003年以来,坚持每年给本科生授课,教学效果好。虽然每次上的都是140-170人的大班,但本科生教学评教分数每次均在99分以上。先后9次入选hbs04红宝石线路学生评教前10名,是经管院入选次数最多的老师之一。同时,在研究生中开设的《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MBA开设《金融工程》均得到学生的好评。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学生们在教务信息系统中写下这样评价:“如果评选整个学习阶段的最佳课程,从各个角度,彭老师的《金融工程学》都无疑是最大竞争者之一。彭老师讲课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让大家感受到理论学习也可以这么轻松和有趣,另外,彭老师的智慧还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从实物中出发,给出各种实物中切实可行的实践做法。另外,如果说理论是术,彭老师不仅仅局限于教术有方,还能深化出道的境界,比如关于金融的定义,这一个常人觉得浅显的词眼,竟然被彭老师解读出了金融本质,并能进一步深化到人生的启迪上,受益颇多,非常感谢彭老师。”,“彭老师讲得非常好,很有担当,很有责任感,很有才华的一位好老师。”
发挥科研育人的作用,认真培养指导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科研能力,开展课上课下的双线交流,强调学习、生活并重,全面关心和帮助研究生夯实学术基础,吸收并指导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在一线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教导。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2015年指导学生荣获第一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叶永刚教授主持的《金融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先后指导8位本科生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
二、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科研上,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多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或参与者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0余项以及中国期货业协会及各商业银行等委托咨询项目10余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世界经济研究》、《经济管理》、《保险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人民日报理论版》及Romanian Journal of Economic Forecasting(SSCI)等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20多篇,SSCI论文3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2部,主编及副主编教材4本。近10年来,致力于人民币衍生品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及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学术探索,形成以下研究方向
(1)人民币衍生品市场与人民币远期定价权
在国内较早研究人民币衍生品市场、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的问题。成果发表于《经济管理》等杂志,并由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全文转载(封面文章)。作为主要完成人和执笔人协助叶永刚教授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诱发的金融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70741016)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境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影响研究” (70541004)的研究。
(2)人民币国际化及加入SDR问题
主持完成了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计划 “人民币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研究”(2012-2015)及湖北省社科基金“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研究”(2014047),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币加入SDR、一篮子货币定值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均衡研究”(16ZDA032)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资本账户开放及其风险防范研究(16YJA790040)”。在该领域发表了一系列成果。成果“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述评”发表在《国际金融研究》2015第10期,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评论》及各大财经网站转载。《人民日报》理论版于2016 年5 月31 日刊登了《“一带一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一文,该文被人民网、凤凰资讯、中国文明网、环球网、未来网等转载。同时,彭红枫教授就“人民币加入SDR”于2016年1月20日接受中希友谊网乔治•佐戈普鲁斯(Georgios Tzogopoulos)博士专访,文章以中文、希腊语、英语三种版本发布。
(3)人民币汇率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较早地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就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模,证明了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预期和汇率波动对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影响。在汇率及汇率预期对出口及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方面,建立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两期动态模型。以上研究并发表在《中国管理科学》、《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金融研究》及《国际金融研究》上。
(4)风险管理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JZD029)。同时,作为子课题负者人和主要研究者正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的关键问题研究”(15ZDC020)的研究,在其中负责“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协调配合”问题的研究,以上研究部分成果已发表在《经济研究》及《国际金融研究》等杂志。
三、社会服务尽心尽责
社会服务上,自2013年担任金融系系主任以来,针对教师队伍青黄不接、70后教师国内学术影响力不足、80后教师断层等问题,积极引进海外及国内人才11人,现基本建立50、60、70、80后教师人数1:3:3:3的人才结构,70后教师在全国的影响力开始彰显,已基本形成金融系老中青三代帮扶结合、各有特色的发展局面。同时,积极提升金融系学生的教学质量,金融系学生的海外留学和国内读研的比率持续上升,已达70%以上,其中,2016年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海外名校的入学率达46.3%,排在经管院所有专业的第一位。
担任中国金融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并承担学会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武汉大学)的部分工作。2012年入选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获聘为“珞珈青年学者”,同年获批为武汉大学“70后” 学术团队带头人。2013年当选为全国金融青年联合会委员。
2012年至2016年担任hbs04红宝石线路青年教师协会副会长,积极搭建青年教师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组织素质拓展培训、提升教学能力系列讲坛、科研项目申报预评审等多种活动,不断增强青年教师们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收到学院领导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2016年起担任武汉大学基金会理事、武汉大学基金会投资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武汉大学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投资咨询及决策的建议,截止到2017年4月,已对6项项目完成了初审及尽职调查工作,已完成投资近7000万元。同时,积极推进基金会投资风险的过程管理,为校友捐赠资金的投资运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