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肖者不漏,言辞利平。作为教师,她严于治学,甘为人梯;作为女神,她吴侬软语,人淡如菊。本期,让我们跟随李赛洋一起领略肖利平老师的风采。
《庄子》里写道,“达生之情者傀,达于知者肖。”这是我见到肖利平老师这个名字的第一印象。利口平辞,大概是给老师极佳的评价。
但这个名字又总是给我一种瘦削锋利之感,让我不自觉幻想出如同鲁迅先生的感觉,一个冷静,字字珠玑的老师。事实上,我大错特错。
第一眼见到肖利平老师,我的脑海里突然想到的就是丹布朗笔下的伊丽莎白辛斯基,及肩的黑发,显得格外干练,眼睛很清澈,不像她这个年纪有的模样,瘦高的身材让长裙飞扬起来。优雅知性才是她现实的模样,我脑海里的构想瞬间被现实弄的烟飞云散。她开口说话,不像是北方人嗓音,反而操着一口吴侬软语,像是上海民国穿着黛色旗袍的女子。原来肖利平老师是这样的,原来,是这样的。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比较系统体系的学科,事实上我之前上过好几个老师的课,有的老师讲的很好,把知识点讲的面面俱到,但是很枯燥乏味。有老师比较有趣,天花乱坠结合生活实际讲了很多,让我对股票的知识倒是了解了不少,但若是让我说说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我竟不好作答。肖利平老师的课讲的很适中,处处都体现了她的名字,肖者不漏,言辞利平。这大概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方式罢,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师之所存,道之所存。
其实我对肖利平老师的了解大概只在课堂之上,她是一个很谦和平淡的人,我甚至找不到她的照片和联系方式。仅仅是上课时看着她写完黑板回头浅浅的一笑,仅仅是下课时听着她讲解自己不会的题时软软好听的声音,仅仅是每个星期看到她换上不同素净的裙子,像水墨画中的莲花就够了。当然更是因为是她带着我们一群刚进入经济学大门的懵懂的学生在里面摸爬滚打渐渐掌握了知识,老师与学生大抵就该如此。但是这就已经足够了,足够让两个陌生人成为亲如父子的师生关系,足够让两个本没有交集的人生轨迹有了交叉,足够让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喜欢上大她一旬的大姑娘。
我记得那一天,在老斋舍,感觉夜晚的樱花在粉墙黛瓦中显得多了一番素净的味道,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月色让樱花添了一番幽雅,而是底下站着一个及肩黑发,穿着一条深紫色长裙的女子,扬着头对花笑。熟悉的脸蛋,熟悉的感觉,笼着月色格外朦胧。我大概不会忘记那一刻扬着嘴角的肖利平老师,难以忘记。(投稿人:李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