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小红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中国共产党党员、经济史专家、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所长、hbs04红宝石线路教授、博士生导师乜小红同志,于2016年11月4日凌晨3时5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去世,享年47岁。11月6日上午9点,乜小红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殡仪馆举行,副院长沈作霖主持仪式。
乜小红教授去世后,中国社科院敦煌学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院、新疆吐鲁番市文物局、《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社、中国经济学会以及学校党委组织部、人事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院、经管学院及各系所敬送了花圈。来自湖北省教育厅、中国博士后基金会、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湖南理工学院、陇东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武汉大学校内的老师、同学们通过唁电、花圈、微博、微信等各种形式表达了对乜小红教授的哀悼与怀念。乜小红教授病重住院期间,学院及经济学系领导多次前往医院慰问,全力协调省人民医院组织专家对乜小红教授进行救治,乜小红教授的部分老师、好友、学生们一直在医院陪伴在她身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教授,武汉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赵雪梅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沈壮海教授等领导以及乜小红教授生前的好友、同事、同学、学生们等近二百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到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与她作最后的告别。
殡仪馆追悼厅内,庄严肃穆,被告别的人们挤得满满当当。一幅幅挽联、一朵朵白花,寄托着无尽的缅怀。上午9时,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学院党委书记徐业勤介绍了乜小红教授生平事迹(后附)。随后,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前来送乜小红教授最后一程的人们胸前别着白花,面色凝重,肃立默哀。大家向乜小红教授遗体三鞠躬,每人送上一朵白菊,寄托哀思。(罗睿)
附:
用生命之火点亮学术新路
——乜小红教授生平
中国共产党党员、经济史专家、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所长、hbs04红宝石线路教授、博士生导师乜小红同志,于2016年11月4日凌晨3时5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去世,享年47岁。
乜小红教授1969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幼年失恃,少年失怙。姐弟二人分别被寄养在亲友之家,备尝人世冷暖艰辛,但艰难困苦中不坠青云之志,从小矢志向学。1986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1990年本科毕业后分配至甘肃陇南中学从教,曾任校办主任、县人大代表,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再次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攻读,200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继续到厦门大学历史系深造,200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2007年-2010年先后在武汉大学历史学和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师从陈国灿教授、严清华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获评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研究员。2010年12月被hbs04红宝石线路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获聘为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任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所长。生前还兼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先后获得武汉大学、湖北省“优秀博士后”等荣誉称号。
乜小红教授热爱教育事业,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史研究、出土社会经济文献整理与研究、契约研究与契约学。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经济史专题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外经济史学比较、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史、出土经济文献导读、中国商业与市场发展研究等课程。她为人热情,教学认真严谨,关心学生,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和得失,深得学生的爱戴和敬佩,也深受同事的好评与敬重。
乜小红教授治学严谨、著述勤奋,既善于吸收借鉴以往学界成果,论著检索征引史料广博,又注重学术创新,长于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西域研究》、《敦煌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其中发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的《简谈中国古代订立契约的方式》一文已被2所高校相关专业作为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的范文教材,还有一篇《略论唐代民间养牛业》曾被选入2013、2014年广州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先后在中华书局出版学术专著《唐五代畜牧经济研究》和《中国中古契劵关系研究》,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唐五代宋初敦煌畜牧业研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俄藏敦煌契约文书研究》。《唐五代畜牧经济研究》获中国首届畜牧兽医史志鉴优秀成果特等奖,《中国中古契券关系研究》获得2015年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武汉市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一等奖,其最新专著《中国古代契约发展简史》刚刚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浮华喧嚣的时代,焚膏继晷,潜心整理研究出土社会经济文献,从历史的社会经济尘埃中追寻规律,乜小红教授的每一部著作可以说都是精品力作。
乜小红教授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和省部级社科课题6项,主持完成吐鲁番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课题2项。2014年乜小红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整理及其与汉文契约的比较研究》获准立项,该课题以“一带一路”倡议思想为指导,对两汉以来直到明清、从长安到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契约进行全面整理,目标在于完成多卷本的《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文献集成》,研究丝路各族与汉族经济交往中产生的各族契约文化上的趋同性演变,揭示丝路各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互影响与融合。该课题不仅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提供学术依据,也将为当前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决策参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组对该项目深远的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两年来,在乜小红教授的主持下该项目研究进展顺利、成果丰硕,乜小红教授也正步入一个厚积薄发的学术丰产期,她的不幸去世不禁让人深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乜小红教授平凡而短暂的一生清寒而坎坷,她是一个饱经磨难的孤苦伶仃的孩子,她是一位终身嫁给学术的坚强执着的女性,她更是一位沉朴淳静的优秀青年学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日益浮躁、急功近利的当下,乜小红教授对人生苦难的坚强、对学术理想的坚守尤显难能可贵。几次病榻之中她念兹在兹的都是研究项目,2012年她首次因急性肠梗阻在人民医院进行了肠切除手术,在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的同时,她从未放弃科研、依然笔耕不辍,就在今年再次因肠粘连入院治疗,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在强撑病体工作,其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令人肃然起敬。然天妒英才,中路折戟,致对她深寄厚望的师长白发人送黑发人,令深爱她的学生、同事痛失良师益友,能不痛哉!能不痛哉!设使天假以年,乜小红教授之学术成就、对学院学科乃至中国经济史学之贡献必不可限量。乜小红教授的英年早逝,是武汉大学经济史学科的重大损失,是hbs04红宝石线路的重大损失,也是全国经济史学界的重大损失!
珞珈苍苍,东湖汤汤。乜小红教授以自己的生命之火为后来人点亮了一条学术新路,乜小红教授之身不幸随秋风而早逝,乜小红教授之精神与文章著在简册、昭如日星,必永远长存!
乜小红教授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