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对发展经济学的开创性贡献
谭崇台 郭熙保
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张培刚教授离开了我们,作为学界的同仁和后辈,我们为大师的离去感到万分悲痛。张培刚对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的理论和思想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末,这十几年是他学术的辉煌时期,以他194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而达到顶点,该论文获得1947年哈佛大学威尔士奖,并在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这篇论文奠定了他在发展经济学界的历史地位。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三十年是他学术青春重新焕发的时期,提出了建立新发展经济学的构想。
张培刚的理论和学术思想在国内许多报刊都有详细介绍,这里仅列举其中三方面的贡献,足以说明他是当之无愧的发展经济学的拓荒者和创始人之一。
当之无愧的发展经济学先驱
发展经济学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末,繁荣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二战结束后,世界上亚非拉地区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相继独立,发展经济成了这些国家的主要目标和迫切任务。但如何发展经济在当时还没有一套现成的理论作为指导,于是各种发展理论应运而生,蔚然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经济学。上世纪80年代,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杰拉尔德·迈耶主编了两卷本《发展的先驱》,第一卷(1984年出版)收录了刘易斯、罗斯托、罗森斯坦-罗丹、赫尔希曼等十位发展经济学家的回忆文章;第二卷(1988年出版)收录了舒尔茨、明特等五位发展经济学家的回忆文章。其实,真正可以作为发展经济学先驱的应是第一卷的十位学者,还有些先驱由于去世较早而未收录进该文集,如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拉格纳·纳克斯等。如果把这11位发展经济学先驱与张培刚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张培刚与他们论著发表的时间是同时代的,而且大多数人的论著是在上世纪50年代发表的,而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是在1945年完成,1949年出版的,比大多数先驱的著作问世更早。其次,他们的论著大多都是论述落后国家工业化问题的,其主题基本相似。因此,张培刚无论在作品发表时间还是在讨论的主题上,都称得上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和创始人。迈耶未把张培刚列入发展先驱,可能是因为张培刚回国后很长时间沉寂了,没有继续在发展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发表作品。这是时代的悲剧,但不能由此否定他发展经济学的先驱地位和创始人角色。
独树一帜的工业化理论
张培刚对工业化概念的定义独具特色。他在《农业与工业化》中对工业化概念进行了全新阐述:“工业化可以定义为一系列基要(战略性)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后来在《农业与工业化》修订版中他对工业化定义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工业化’就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张培刚认为,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整个社会。基要的生产函数的变化能引起并决定其他生产函数的变化,后者称为被诱导的生产函数。张培刚关于工业化的定义比传统定义内涵更丰富。传统上把工业化定义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比较这两者就会发现:
首先,前者着重于要素组合方式或技术的变化,后者则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其实,从要素组合方式和技术变化的角度来定义突出了工业化过程本身,而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来定义只是描述了工业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其次,传统定义过于狭窄,只包括制造业至多还包括整个工业部门,而张培刚的定义更全面。它不仅包含制造业工业化,还包括农业经营的工业化。把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在工业化过程中是张培刚关于工业化定义的一个新奇之点,意义重大。它可以防止和克服那些惯常把“工业化”理解为只是单纯发展制造业,而不顾及甚至牺牲农业的观点和做法。许多发展中国家以牺牲农业来推进工业化,结果却以工业化失败和农业停滞告终。经过这些教训之后,发展经济学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开始意识到工业和农业平衡发展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了张培刚的工业化定义的科学性。
再次,张培刚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只是生产和技术方面,而且包括制度变革。他指出:“这些基要的创新和基要的生产函数的变化,更进一步加强了伴随现代工厂制度、市场结构及银行制度之兴起而来的‘组织上的’变化。这一切变化都曾经对农业及制造业的生产结构发生巨大的作用,因此曾经构成而且将继续构成工业化过程的主要特征。”他把技术变化所带来的制度变化看作是工业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张培刚工业化理论的又一个新奇之处。
科学系统的工农业相互关系学说
张培刚在《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用了三章的篇幅(一共六章)来阐述工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张培刚有关农业在工业化中的基础作用的理论是开创性的。他从粮食、原料、劳动力和市场四个方面阐述了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还论述了农业为促进工业化而作出的资本和外汇贡献。他在60多年前就已把农业看做是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曾在1961年发表的《经济增长与农业的贡献》一书中,把农业部门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概括为四个方面: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这在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都论述到了,但库兹涅茨的论述比张培刚晚16年,以发表时间论也要晚12年。
其次,在70年前张培刚就对农业与工业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辩证分析。张培刚用两章的篇幅探讨了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力的影响。他指出,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改革或改进是相互影响的,但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在工业化初期,农业的改革和改进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但到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显然大于农业对工业的影响。这一思想已得到成功国家和地区发展实践的证明,例如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基本都遵循“先以农支工,然后以工促农”这个发展规律。张培刚还认为,工业化进入到相当成熟阶段,工业的发展必将引起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以适应人们因收入增加引起的对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此外,工业化还会带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和相对份额的下降,但农业生产总量和单位产量将会不断增加,农业生产规模亦会扩大。
在第五章中,张培刚对工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和转移的影响做过详细探讨。他指出:“在工业化的初期,农业劳动力有大量剩余,使得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价格’低到保留劳动力在农场上已无多大意义。所以,从农场吸引劳动力到工厂的有效力量,几乎完全是在工业对劳动力的需要方面。”这里的“转移价格”是指农民离开农场的机会成本,也就是现有农业收入。这些观点与刘易斯无限劳动供给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假定如出一辙。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是在1954年发表的,比张培刚至少晚了5年。(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02日 11 版)]